讲好大同长城故事 -凯发k8国际唯一

讲好大同长城故事
2024-10-23 08:43:54  作者:赵永宏  来源:大同日报

——大同长城文化研讨会暨八本新书首发式侧记


  10月20日,由大同长城学会主办的大同长城文化研讨会暨八本新书首发式举行。来自全市的长城文化研究专家学者以及大同长城学会会员百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大同长城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享由大同长城学会会员创作完成的八本新书。

  本次活动是山西省长城一号旅游公路10月18日全线贯通之后我市召开的首次大型研讨会,是大同长城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盛会,也是大同长城文化研究者、爱好者与写作者相互切磋、相互探讨的文化盛会,旨在通过学术研讨让大同长城文化走深走实、行稳致远,讲好大同长城故事、弘扬大同长城精神。

  在学术研讨环节,文史学者李尔山、要子瑾、傅三星等分别围绕各自长城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进行发言。李尔山认为,大同长城研究应该关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长城既是战争的建筑,也是和平的见证,战与和体现的是多元一体民族的交流与碰撞。同时,大同长城的研究应该既见城又见人,戍边战士是有血性和担当的,应当多加关注。要子瑾认为,大同长城历史悠久,各种防御设施齐全,长城最美看大同。傅三星则从大同长城的军事价值进行分析,他认为,大同长城是大同军事地位的历史见证,以大同长城为背景的边塞诗渗透着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具有催人奋进的感召力,同时长城精神也是国防教育的丰厚资源。

  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共鸣和深层次思考。“大同长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纯朴,写好长城故事、弘扬长城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由大同长城学会和左云长城学会部分会员编著的八本新书亮点突出,展示了大同长城研究的最新成果。”大同长城学会会长顾晓说。在新书发布环节,八位分享者和点评者从不同角度分享、评价八本新书的特色。

  大型图文画册《军堡影录——明长城九边重镇大同镇七十二城堡遗址》全景展现大同长城,记录大同长城军堡的遗存,讲述动人的长城军堡故事。本土摄影家李鸣放带领摄影团队成员安晋华、谷润民、曹刚、王同祥历时7年,完成约5万多字的文稿,原真性展示了古堡里人们的生活现状、民风民俗、精神面貌、百年老屋、残存古迹等。分享会上,李鸣放谈到了创作过程中的点滴感人故事,“不怕吃苦、无私奉献、反复打磨”的创作劲头令在场嘉宾动容。

  年逾古稀、创作不止的大同长城学会副会长、左云长城学会会长刘志尧多次沿着国内多个长城遗址实地考察,组织团队,摸清了左云长城的建造历史,并摸清了这块土地上曾修筑过的长城附属设施情况,其创作的多部著作深受读者好评。分享会上,他分享了《烽火边关四千年》的创作经历,老当益壮,用自己的旺盛精力为年轻人树立榜样,刘志尧身上体现的长城情怀给人无数启迪。

  由左云县委宣传部、左云县清风林党性教育中心、左云长城学会主编的画册《时代楷模——张连印》是一部凝聚着长城学会创作团队的心血之作。分享会上,大同长城学会副会长葛金凤用一张张图片讲述了老将军的感人瞬间,张连印的人格魅力激励着主创团队无私奉献、用心用力,最终成就这部恢弘画册。

  希冀创作的《塞土》,左云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编的《左云旧志补注》,姜宝千创作的《卧牛城古韵》,王凤云编著的《塞上长歌》,栗培林创作的《麋鹿集》等新书也在活动上首发,作者们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创作过程。

  大同民俗文化学者赵佃玺,大同长城专家陈福仁,以及长城研究学者李日宏、胡晓云、郭宏旺、马丙贵、任健等对相关图书进行了精彩点评。

  大同市多位学者认为,此次研讨会主题新颖,形式创新,所亮相的新书既见城又见人,或长于叙事,或重于影像,从不同的侧面描摹了大同长城风韵和长城人的风采,从多角度展示了大同长城的精神风貌。(编辑:李炯)

-----------------------------------------------------------------------

关于凯发k8国际唯一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凯发官网入口的联系方式 凯发官网入口的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 document.write(unescape(""));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