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丝绸之路上 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内核 -凯发k8国际唯一

寻访丝绸之路上 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内核

——访大同市统战事务中心主任谷敏

记者   崔莉英

 

图为谷敏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参观考察。 任苏亮 摄
  

  初秋时节,大同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察组到甘肃考察,缘何选择甘肃?大同市统战事务中心主任谷敏说,主要是探访河西走廊与大同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内核。

  谷敏告诉记者,从古至今,中原通向西域的主要通道便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自东南至西北横贯整个甘肃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和商贸往来的大通道,汉武帝打通了河西走廊后,东方和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战争,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同时存在,农耕、畜牧、商贸也很发达。

  丝绸之路沿线有很多城镇,比如南道的于阗、楼兰,北道的龟兹、焉耆、高昌,河西的敦煌、武威,中原地区的固原、长安、洛阳,以及北魏首都平城,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丝绸之路的维护、东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也随着不同时代的政治、宗教等的变迁而产生变化,因而也起到了特定时代的历史作用。从汉代经魏晋南北朝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比较频繁,敦煌莫高窟汇聚了东来西往的多种文化,莫高窟保存了大量的壁画、雕塑,藏经洞里保存了从公元5世纪到11世纪共600年间所写的文献,其中以佛教经典为主,也有道教、摩尼教、基督教的经典,还有经史子集、官私文书,以及各民族语言文字书写的文献等,这些都是研究古代各民族和外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珍贵史料。

  考察组在敦煌第323窟观看了“张骞出使西域图”,张骞为派往西域的第一个使臣。公元121年,汉将霍去病击败匈奴,汉朝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敦煌成为汉帝国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张骞出使开通汉王朝与西域的联系,敦煌成为汉朝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考察组在甘肃省博物馆看到敦煌悬泉置发现的汉简,记录了大批西域使者经过敦煌的往来情形。

  谷敏说,西晋灭亡后,十六国时期敦煌先后归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个政权。敦煌四郡还是魏晋动乱之际中原人躲避战乱的桃花源,大批中原士族和百姓的到来,促进了敦煌地区开发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在统治者的支持下,敦煌的佛教得到迅速发展。据公元698年立于莫高窟《李君莫高窟佛龛碑》记载,366年有乐僔沙门来到敦煌,开凿了第一个佛窟。不久以后,有一位法良禅师在乐僔的窟旁,又营造了一个洞窟,敦煌以东地区开凿石窟最主要的区域当是河西首府凉州附近。401年北凉王沮渠蒙逊在武威天梯山开凿石窟,立一丈六尺高的石佛像,北凉王室建造的这种早期佛教石窟模式,被北京大学宿白教授命名为凉州模式,其特征为设置大像的佛殿窟,方形或长方形的塔庙窟,主体佛像为释迦或交脚菩萨装的弥勒,窟壁主要是画千佛,佛和菩萨的面相浑圆、身躯健壮、形体高大等,这种模式可以在河西地区的早期石窟中看到。至今敦煌莫高窟乐僔、法良开凿的石窟已经很难寻觅,但一些属于北凉时期的洞窟和小型石质佛塔保存下来,可以看到北凉佛教造像模式。

  谷敏认为,5世纪后半叶以来,敦煌佛教随着五凉王朝以来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影响,北魏都城平城不仅吸收了凉州佛教文化,还吸纳了大批凉州工匠和凉州僧人,之后便有了云冈石窟的开凿,云冈模式对凉州地区石窟的开凿也有影响。

-----------------------------------------------------------------------

关于凯发官网入口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凯发官网入口的联系方式 凯发官网入口的友情链接
2008-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凯发k8国际唯一的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14083031
")); document.write(unescape(""));
网站地图